锥形瓶是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仪器,使用时需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安全和实验效果:
一、基本使用规范
容量控制 注入液体时不得超过锥形瓶容积的1/2,过量液体易因受热膨胀引发喷溅。
加热要求
- 需使用石棉网进行加热(电炉加热除外),避免局部过热导致破裂。
- 加热前需用酒精灯外焰预热瓶身,防止骤冷破裂。
清洁与保存
使用后需用专用洗涤剂清洗干净,并彻底烘干后保存于干燥容器中,避免残留腐蚀性物质。
二、操作注意事项
液体注入
液体应缓慢加入,避免剧烈冲击瓶底。
搅拌方法
- 滴定实验中需使用磁搅拌器或手腕轻柔摇晃瓶身,禁止用金属工具(如铁夹)刮擦瓶颈。
- 固体药品应先溶解后转移至锥形瓶中。
震荡与转移
- 液体转移时需将瓶口浸没在烧杯中,避免液体飞溅。
- 震荡时需沿同一方向旋转,防止液体分层或溅出。
三、安全警示
禁止存储液体: 锥形瓶一般不用于长期存储液体,可能因材质特性引发渗漏或腐蚀。 若瓶身有裂缝或变形,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更换。 四、其他要点 容量标识破损处理:
配合仪器:滴定实验需配套使用滴定管、容量瓶等仪器,确保流程规范。
通过规范操作,可有效避免安全隐患并提高实验准确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