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被开除的原因通常涉及学术、行为规范或法律问题,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学术不诚信(主要因素)
考试作弊/代考 包括协同作弊、代写作业、伪造考试材料等行为,严重违反学术规范。
学术造假
如剽窃他人作品、篡改实验数据、伪造成绩单或导师签名等。
抄袭与剽窃
未正确引用他人成果或直接复制他人内容。
二、学术表现问题
GPA不达标
未达到学校最低绩点要求(如本科生GPA需≥2.0),且长期未改善。
频繁缺勤
因逃课、沉迷游戏等原因导致出勤率过低,影响学业进展。
三、行为规范违规
违反校规
包括吸烟、酗酒、暴力行为(如打斗、欺凌)、违反宿舍管理规定等。
种族歧视/暴力事件
如因言论冲突动手打人、使用种族歧视性语言,可能引发校方严肃处理。
法律问题
涉毒、酒驾、非法打工等违法行为,或因刑事犯罪被起诉。
四、其他原因
签证或学费问题
未按时支付学费(超过2个月)或签证过期、拒签,可能导致学籍取消。
出勤率异常
短期内缺勤次数过多,影响课程考核。
补充说明
远程教学适应问题: 部分留学生因不适应线上教学节奏,通过作弊等手段应对压力。 文化差异冲突
数据支持
根据哈佛、耶鲁等高校数据显示,2022年3月-2023年期间,中国留学生退学率高达25%,其中学术不诚信占比47.9%,学术表现差占46.3%。低龄留学生、理工科及常春藤高校学生更易出现学术不诚信问题。
建议留学生遵守学术规范,及时咨询学校资源应对挑战,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