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岩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区别可简明归纳如下:
一、成因差异
火成岩 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来源包括地壳内部(深成岩)和地表/近地表(喷出岩与火山岩)。 - 深成岩:如花岗岩,结晶颗粒粗大;
喷出岩:如玄武岩,常具流纹状构造。
沉积岩
由风化、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形成,物质来源包括母岩风化产物、火山喷发物等。 - 常见类型:砾岩、砂岩、页岩等。
变质岩
由其他岩石(火成岩、沉积岩)在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作用下发生矿物成分和结构变化形成。 - 特征:片状、板状构造,常见矿物有角闪石、辉石等。
二、结构特征
火成岩
结晶结构: 浅成岩(如斑岩)具斑状结构,深成岩呈全晶质或隐晶质; 块状构造
沉积岩 碎屑结构:
以砂粒、砾石等碎屑颗粒堆积而成;
层理构造:如页岩的层片状结构。
变质岩 变晶结构:
矿物重新结晶形成新矿物组合,如片麻岩的片麻状构造;
特殊构造:如糜棱岩的糜棱构造,常与断层相关。
三、矿物组成
火成岩 原生矿物为主,如石英、长石、橄榄石等,深成岩矿物颗粒较粗;
可含有副矿物如磁铁矿。
沉积岩
次生矿物占主导,常见石英、方解石、白云石等,化学成分较稳定。
变质岩
保留原岩矿物,但可能生成新矿物如石榴子石、绿泥石等。
四、分布特征
火成岩: 地壳深处(深成岩)和地表/近地表(喷出岩)分布广泛; 沉积岩
变质岩:多见于板块边界及断层附近。
总结
三大岩类的区别可通过成因、结构、矿物和分布四个方面进行区分。实际应用中,常需结合显微镜观察和化学分析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