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粒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是一种具有特定矿物组成和结构的火成岩,其详细描述如下:
一、矿物组成
主要矿物 钾长石:
呈肉红色,半自形板柱状或粒状,是斑晶矿物,占40%-50%。
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板状或柱状,含量30%-35%。
石英:灰色,它形粒状或集合体,占25%-30%。
黑云母:黑色片状,含量5%-15%,部分被绿泥石交代。
其他矿物 可能含有角闪石(绿-深绿色)、磁铁矿、锆石、褐铁矿等副矿物。
二、结构特征
斑状结构
由石英、长石等矿物形成的斑晶与隐晶质基质组成,斑晶与基质可能形成不同演化阶段的矿物组合。
粒径分布
斑晶: >5mm为粗粒,5mm以下为细粒。 基质矿物
构造类型 块状构造,节理发育,产状常呈20°∠80°、250°∠20°等。
三、物理性质
风化面:
黄褐色。
新鲜面:灰白色或浅肉红色。
透明度:不透明至微透明。
四、形成环境与演化
属于浅成岩,形成于中酸性岩浆环境,可能经历多次结晶分异过程。斑晶与基质的形成时间不同,导致斑状结构中可能出现连续或非连续的矿物分布。
五、应用与意义
该岩石类型在地质研究中用于推断岩浆源区、热演化历史及构造活动。例如,角闪石含量可反映岩浆冷却速度,黑云母类型(如角闪石型、绿泥石化型)可指示热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