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成语
韬光养晦 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常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暂缓锋芒,等待时机。
卧虎藏龙
比喻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既可指具体人物,也可泛指潜在资源。
深藏若虚
形容人有真才实学但不爱在人前卖弄,常与“虚怀若谷”连用。
二、近义词与相关成语
藏锋敛锐: 不露锋芒,与世无争。 大智若愚
虚怀若谷:胸怀宽广,不居功自傲。
守愚藏拙:保持愚笨状态,隐藏能力,避免暴露。
三、出处与用法
出处:
"韬光养晦"出自《荡寇志》;
"卧虎藏龙"源于北周庾信的诗句"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深藏若虚"典出《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用法:
这些成语多作谓语、定语,例如:"他性格沉稳,实为深藏若虚的奇才"。
四、补充说明
部分成语如"不露圭角"(bù lù guī jiǎo)和"大智若愚"(dà zhì ruò yú)虽未直接出现,但含义相近,也可用于形容隐士型人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