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是其识别和分类的重要依据。以下是变质岩的主要结构和构造特征:
变余结构
定义:原岩在变质过程中,部分结构未被完全改变而保留下来的结构。
例子:砂岩变质后仍保留砂粒的外形,砾石成分可能发生变化,但轮廓仍清晰。
变晶结构
定义:原岩中的矿物在变质作用下重新结晶形成的新结构。
分类:
粒状变晶结构:由粒状矿物组成,如石英、长石等。
鳞片变晶结构:由片状矿物组成,如云母、绿泥石等。
纤维变晶结构:由纤维状、柱状矿物组成,形成片理。
例子:大理岩由方解石或白云岩变质而成,具有粒状变晶结构。
碎裂结构
定义:岩石在动力变质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形成的结构。
分类:
碎裂结构:矿物颗粒破碎成不规则棱角状碎屑。
碎斑结构:矿物颗粒破碎成斑状结构。
碎粒结构:矿物颗粒破碎成粒状结构。
例子:片麻岩在应力作用下形成碎裂结构。
交代结构
定义:通过化学交代作用形成的结构,原有矿物被分解消失,形成新矿物。
例子:岩石中某些组分被其他矿物取代,形成交代结构。
变成构造
定义: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新构造。
分类:
斑点状构造:岩石中的某些组分集中成为斑点。
板状构造:岩石具有平行而密集的破裂面,易分裂成薄板状。
片理构造:岩石中片状或柱状矿物连续而平行排列形成片理构造。
千枚状构造:岩石中片状矿物平行排列,表面出现丝绢光泽。
混合构造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结构共同组成的复杂构造。
例子:某些变质岩可能同时具有变余结构和变晶结构。
通过这些结构和构造特征,地质学家可以识别和分类变质岩,了解其形成过程和条件。这些特征对于地质研究和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