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岩是 介于变质岩和岩浆岩之间的过渡性岩类,具有不均匀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它们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基体和脉体。基体是已经变质的岩石,如角闪岩或麻粒岩,而脉体则是新生的长英质或花岗质物质。混合岩的形成与混合岩化作用有关,这种作用既包括变质作用也包括岩浆活动。
混合岩的定义最初由芬兰地质学家J.J.塞德霍姆于1907年提出,他描述这类岩石为“外表很不均匀的岩石,由具片理(或层理)的变质岩基体和顺层或沿裂隙分布的花岗质岩脉相混杂而成”。随着研究的深入,混合岩的分类和定义有所发展,但核心概念保持不变,即是一种包含变质岩和岩浆岩特征的过渡性岩石。
混合岩可以出现在地壳的较深部位,其形成条件复杂多样,涉及不同的地质作用,如深熔、岩浆侵入和结晶等。在混合岩化作用较弱的岩石中,可以区分出原来的变质岩基体和新生成的脉体。随着混合岩化作用的增强,基体与脉体之间的界线可能逐渐消失,最终形成类似花岗质岩石的混合花岗岩。
综上所述,混合岩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和成分的岩石,它们是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在地质学研究和资源勘探中具有重要意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