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多多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葡萄酒巴氏杀菌方法?

59

葡萄酒巴氏杀菌方法是一种通过较低温度加热处理来杀灭致病性微生物的技术,主要用于葡萄酒生产中的杀菌环节。以下是具体方法及要点:

一、核心工艺参数

温度控制

采用63.5℃的恒温加热,该温度既能有效杀灭导致葡萄酒变酸的乳酸杆菌等致病菌,又能最大程度保留葡萄酒的香气、色泽和风味。

加热时间

在63.5℃下保持30分钟,通过持续的热量作用确保微生物被彻底杀灭。

冷却方式

加热后需急速冷却至4-5℃,利用热冲击原理终止细菌生长,防止二次污染。

二、杀菌设备与流程

杀菌槽设计

使用带有蒸汽喷管的杀菌槽,蒸汽从底部均匀喷洒,确保葡萄酒与蒸汽充分接触。部分设备采用倾斜式设计,减少搬运工人数量并提高效率。

工艺步骤

- 清洗并灌装葡萄酒至瓶中,套上橡胶圈防止漏气;

- 将装满酒的提篮滑入杀菌槽,通过蒸汽管道进行均匀加热;

- 加热完成后,迅速将提篮拉出并冷却至目标温度。

三、与其他杀菌方法的区别

高温短时杀菌(如100℃煮1分钟):

虽然杀菌效果更彻底,但会破坏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和风味物质,因此不适用于葡萄酒生产;

巴氏杀菌:通过精准控制温度和时间,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葡萄酒品质。

四、历史意义与应用

巴氏杀菌法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于1860年发明,最初为解决葡萄酒变酸问题而研发,后扩展至乳制品、肉类等领域。现代葡萄酒生产中,巴氏杀菌已成为主流工艺,兼具高效性与产品安全性。

通过以上方法,葡萄酒在装瓶前能有效杀灭致病微生物,同时保持其独特的风味特性,满足食品安全与品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