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S成绩是中国学生申请德国大学的重要学术资质证明,其核心作用和特点如下:
一、核心定义
APS成绩是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处(APS)对在读中国学生学历真实性和学术能力的审核结果,主要用于:
1. 作为签发德国学习签证和入学通知的必要条件;
2. 作为德国高校录取的参考依据。
二、成绩构成
APS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课程成绩 根据中国高校的百分制成绩换算为德国学分制绩点,采用“巴伐利亚算法”计算。具体公式为:
$$
APS绩点 = 1 + \frac{3 \times (100 - 中国成绩)}{40}
$$
例如:中国成绩80分(满分100)对应的APS绩点为2.5。
面试成绩
由两部分组成:
- 普通问题(15%): 评估基础学术能力; - 专业问题(85%)
三、成绩计算规则
在读学生:
12年制本科:取前三学期成绩计算;
11年制义务教育非211院校:取前五学期成绩计算;
211院校:均分或第一学期成绩。
已毕业学生:
采用整个本科期间的平均绩点换算。
四、成绩有效期与认证流程
有效期:通常为2年,长期有效;
认证流程:需提交成绩单、学位证等材料,由APS审核员通过学术评估和面试(部分院校可能免面试)后出具审核证书。
五、注意事项
1. APS成绩与AP考试无关,仅与国内高校成绩相关;
2. 面试成绩仅影响最终录取结果,不改变课程成绩的绩点换算;
3. 部分院校(如非211院校)可能通过协议绕过APS审核,但需提前确认。
六、补充说明
APS成绩是留学德国的“敲门砖”,但并非唯一标准。部分院校可能结合其他录取依据(如语言成绩、推荐信、个人陈述等)综合评估。未通过APS审核的学生无法直接申请德国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