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望岳》中表达早年远大抱负的诗句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诗句含义与背景
字面与象征意义
- “会当凌绝顶”:诗人以泰山为喻,表达一定要攀登至最高峰的决心,象征对人生巅峰的追求。
- “一览众山小”:通过俯瞰众山的意象,体现诗人突破困境、俯视一切的豪迈气魄,暗含其胸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杜甫青年时期(约736年),当时他24岁开始漫游生活,被泰山雄伟气势所震撼,此句正是其登岳后的真实写照。
二、与其他内容的关联
与孔子的关联
该句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但杜甫在此基础上融入了个人理想,使其更具时代精神。
全诗风格
前六句描绘泰山壮丽景色(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为后两句的抱负宣言作铺垫,形成情感与意境的递进。
三、历史影响
文学地位
作为杜甫早期代表作,《望岳》奠定了其雄浑诗风,被后世誉为“诗史”的开山之作。
精神象征
诗句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
综上,杜甫通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青年时期的壮志豪情,更隐含其贯穿一生的入世情怀与政治理想。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