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多多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春节和元宵节的古诗带赏析?

59

一、春节相关古诗及赏析

《元日》 - 王安石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

通过“爆竹声中”渲染辞旧迎新的氛围,“春风送暖”展现生机勃发的春节气象。王安石以简洁语言勾勒出春节家家户户换桃符、燃放爆竹的习俗,成为传诵千古的佳作。

二、元宵节相关古诗及赏析

《生查子·元夕》 - 欧阳修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赏析:

以“去年元夜”与“今年元夜”的对比,抒发对故人思念的哀愁。欧阳修通过细腻描写花灯、月光与人物活动,将元宵节的浪漫与感伤完美结合,成为婉约词的代表作。

《上元夜》 - 崔液

>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赏析:

描绘长安元宵节盛况,以“玉漏银壶”点明时间,“铁关金锁”象征节令开放。崔液通过问答形式,展现市民赏灯的热闹场景,体现唐代都市文化活力。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王建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

虽为中秋诗,但通过“月明人尽望”的普遍性,隐喻元宵节赏月的习俗。王建以清冷笔触引发对游子思乡的共鸣,意境深远。

三、其他补充说明

元宵节与爱情:欧阳修《生查子》因思念情人得名,常被借喻爱情。- 元宵节习俗:宋代周必大《元宵夜煮浮圆子》体现吃元宵的习俗,象征团圆。- 历史背景:唐代元宵节已形成灯市,规模宏大;宋代灯会更为普及,出现“火树银花”等盛景描述。

以上诗词通过节日意象与情感表达,共同勾勒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