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细致入微地描写母亲的外貌、神态、语言和动作,成功地刻画出一个慈祥、善良、辛劳且通情达理的母亲形象,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外貌描写
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极其瘦弱的人,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这些描写突出了母亲的贫苦和辛劳,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她生活的艰辛和对家庭的奉献。
神态描写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疲惫的眼睛。
这些神态描写表现了母亲在辛勤工作之余,依然关心孩子的需求和感受,体现了她对孩子深厚的爱。
语言描写
“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这些语言描写不仅展现了母亲的通情达理和对孩子成长的期望,还反映了她节俭的生活态度和对家庭的无限付出。
动作描写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这些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母亲在忙碌工作中依然关心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加深了读者对母亲辛劳和无私爱的印象。
作用
这些描写在文中起到了以下几个重要作用:
塑造人物形象:
通过外貌、神态、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一个慈祥、善良、辛劳且通情达理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表达情感:
这些描写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之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增强感染力:
通过具体的描写,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母亲的形象和情感,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总之,这些描写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还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之情,使《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成为了一篇感人至深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