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和陈寅恪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其名言至今仍具有深远影响。以下是他们的代表性言论整理:
一、严复名言
"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病,指出虚伪行为是道德沦丧的起点,最终导致无耻之心的蔓延。
"民智者,富强之源也"
强调民众智慧是国家富强的根本,倡导开启民智以推动社会进步。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
提出中西文化应保持各自特色,不可盲目融合,否则会导致文化失衡。
"国家可亡,国史不可亡"
突出历史记录对于民族延续的重要性,认为历史是民族记忆与智慧的载体。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被视为学术与人格的双重追求,主张摆脱世俗束缚,以真理为终极目标。
二、陈寅恪名言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与严复齐名,强调个体在学术与生活中应坚守独立人格与自由思考。
"国家可亡,国史不可亡"
同样出自陈寅恪,体现对历史传承的坚定信念。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倡导学术研究需超越世俗偏见,以追求真理为使命。
"小穷,则以诗相勉;大穷,则以诗相慰"
通过诗歌表达困境中的自我慰藉,展现其文学造诣与人格魅力。
"文化衰落时,其化之人必感苦痛"
指出文化衰败过程中个体的无奈与痛苦,反映其敏锐的历史洞察力。
三、其他经典语录
"涕泣对牛衣,卌载都成肠断史。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以悲怆笔触感慨历史记载的局限性,出自《柳如是别传》。
"千秋读史心难问,一局收枰胜属谁"
表达对历史评价标准的困惑,体现其辩证思维。
以上名言均围绕独立人格、历史责任与文化传承展开,既彰显了严复的启蒙思想,也体现了陈寅恪的学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