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入冬天的气温标准,可以从气象学和传统节气两个维度进行说明:
一、气象学上的冬季划分标准
根据气象学定义,冬季的开始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10℃为标志。这一标准强调“连续性”和“平均温度”的综合考量,与单日温度波动无关。例如:
北方大部分地区在11月、12月达到该标准
南方部分地区(如海南、广东)需更长时间累计低温
二、传统节气划分标准
时间范围 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作为冬季起点,持续到次年“立春”。 - 天文学上对应公历11月7日或8日左右
- 农历则以“十、十一、十二月”为冬季
气候特征
传统划分更注重气候特征,如北方地区立冬后常伴随降雪,南方仍可能保持秋季气候
三、其他补充说明
温度感知差异: 气象学标准以0℃为分界线,但实际感受因湿度、风速等气象条件影响。例如,5℃以下通常被认为更冷。 南北差异
由于纬度不同,我国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方冬季普遍寒冷,南方则可能延续秋季特征。
综上,冬季的开始既可以是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10℃的气象学标准,也可以是立冬节气的传统划分,具体需结合地理区域和实际气候特征判断。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