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屋建瓴和破竹建瓴都是汉语成语,它们 在含义和用法上有一些区别:
含义
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通常用来形容占据有利地位,具有不可阻挡的气势。例如:“站在山顶,我军对敌军的部署一目了然,以高屋建瓴之势发起攻击,敌军很快就溃败了。”
破竹建瓴:比喻极其顺利,不可阻遏的形势,势如破竹,所向无敌。例如:“比赛中,我方球队势如破竹,连连得分,很快就锁定了胜局。”
用法
高屋建瓴:多用在颂扬上级的指示精神时,强调从高处俯视,把握全局。例如:“领导在会议上高屋建瓴地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了重要决策。”
破竹建瓴:不分上下,都可以用来形容形势顺利,毫无阻碍。例如:“在战争初期,敌军被我们打得势如破竹,节节败退。”
出处
高屋建瓴:出自《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臣闻之,高屋建瓴,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破竹建瓴:出自清·魏源《圣武记》卷七:“由昔岭中峰直下,破竹建瓴,遂克马坎、兔鹿坪、乌牛塘诸寨。”
总结:
高屋建瓴侧重于形容占据有利地位,具有不可阻挡的气势,多用于颂扬上级的指示精神。
破竹建瓴侧重于形容形势顺利,毫无阻碍,不分上下都可以使用。
希望这些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成语的区别。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