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打黄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典故,发生在三国时期赤壁之战前夕,主要讲述了东吴大将黄盖为实施火攻曹操水军而诈降曹操,并在周瑜设计下自残以取信的故事。具体情节如下:
一、背景与起因
曹操南下 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攻打东吴,东吴孙权决定以火攻对抗曹军。
黄盖诈降
黄盖受命诈降曹操,需执行火攻计划。为取得曹操信任,周瑜设计让黄盖假装与自己意见不合,并故意在军中公开羞辱黄盖。
二、核心经过
周瑜的苦肉计
周瑜在军事会议上当众责骂黄盖,黄盖假装愤怒并主动要求受罚。周瑜命人将黄盖打五十军棍,黄盖咬碎银牙忍受,以此伪装气愤投敌。
黄盖的隐忍与背叛
黄盖接受笞刑后,仍伪装成气愤状,与蔡中、蔡和等诈降曹操。他携带易燃物(油布船装干草)潜入曹营,实施火攻。
三、结果与影响
火攻成功
黄盖率船冲向曹军,点燃火船引发大火,曹军战船相连被烧毁,赤壁之战以东吴胜利告终。
战略意义
该计策为孙刘联盟创造了火攻条件,奠定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基础。
四、成语寓意
“周瑜打黄盖”现多用于形容双方自愿合作、心甘情愿的情境,如“两相情愿”“自作自受”等。
五、历史与文学差异
史书记载: 最早见于《三国志》,但细节较为简略。 文学演绎
该典故展现了黄盖的忠诚与智谋,周瑜的权谋与战略,成为三国文化中象征忠诚与智勇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