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促”的意思是 促使别人快速行动或加快进程,常用于形容通过提醒或督促使对方尽快完成某事。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基本含义
核心动作:
通过言语或行动提醒、督促他人加速进程;
使用场景:
多用于正式或非正式场合,如工作、学习或日常交流。
二、近义词辨析
促使:侧重推动对方达到目的,如“促使项目进展”;
鞭策:比喻激励、督促,如“鞭策自己努力”;
敦促:多用于正式场合,强调礼貌性提醒,如“敦促对方尽快回复”;
督促:侧重监督、检查,如“老师督促学生完成作业”。
三、反义词
安抚:与催促相反,指平息情绪或安抚状态,如“安抚焦虑”。
四、用法示例
口语化表达:
- “你真是个慢性子,做事非得别人催促才行。”
- “会议开始前大家都在催促发言。”
书面化表达:
- “公司敦促各部门加快项目进度。”
- “请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报告,以免影响整体进度。”
五、补充说明
“催促”是汉语常用动词,最早见于《后汉书·杨伦传》,具有以下特点:
结构:双音节,第二字为形声字,本义为“赶马工具”,引申为“加快进程”;
语气:中性词,但根据语境可带有轻微责备或期待,需结合上下文理解。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催促”是一个功能明确、使用场景广泛的动词,需结合具体语境选择近义词以准确表达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