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菲产区的等级划分主要基于产区范围、种植规范和酿造标准,具体分为以下三个层级:
一、原产地保护级别(AOC)
这是拉菲最高级别的产区,仅限波尔多左岸的拉菲村(Château Lafite Rothschild)生产。该区域由1855年分级制度确立,是波尔多五大名庄之一。其特点包括:
地理范围:
严格限制在波尔多左岸的拉菲村内,面积仅约1.1平方公里。
种植标准:
需采用传统葡萄品种(如赤霞珠、梅洛等),并遵循严格的有机种植规范。
产量限制:
年产量仅约18万至21万瓶,产量最低。
二、梅多克地区AOC级别
属于波尔多中等级产区,覆盖更广泛的区域,包括拉菲村及周边的梅多克子产区。该级别酒庄需满足波尔多产区法定要求,但产量和种植技术相对灵活。例如:
波雅克(Pauillac):左岸核心产区,以产优质红葡萄酒著称,拥有1855年列级一庄(拉菲、拉图、木桐)。
圣埃美隆(Saint-Émilion):右岸顶级产区,与左岸风格迥异。
三、普通级别
由波尔多右岸及外省酒庄生产,产量和种植规范相对宽松。例如:
朗格多克(Languedoc):右岸主要产区,以生产干红和干白葡萄酒为主。
智利巴克斯(Bax):南美产区的代表酒庄,采用现代技术酿造。
补充说明
酒庄等级体系:在波尔多内部分级中,1855年列级一庄(如拉菲、拉图)属于最高等级,普通酒庄多为列级五庄或以下。
集团产品:如拉菲集团收购的杜哈米隆(Duhar-milon)、卡瑟天堂(Casseuil)等,虽属顶级酒庄,但属于集团旗下品牌,与单一酒庄生产的拉菲有本质区别。
以上分级体系体现了法国葡萄酒对产区的严格管控,AOC级别越高,酒款品质和稀缺性通常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