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戒律:年轻时,血气未定,要戒除淫欲;壮年时,血气旺盛,要戒除争斗;老年时,血气已衰,要戒除贪得。”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但他的愚蠢别人赶不上。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对于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和他们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们谈论高深的道理。
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孔子说:“不迁怒于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攀比别人,小人攀比别人而不团结人。”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孔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是否在为人谋事时不尽忠?与朋友交往时不守信?是否没有学习先人传下来的知识?”
学而不思则惘。
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
不学礼,无以立。
不学习礼仪,就无法立足于社会。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在世时,不远游,游必有目的。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种教育来培养弟子。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是否在为人谋事时不尽忠?与朋友交往时不守信?是否没有学习先人传下来的知识?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不忍耐就会坏了全盘大计。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又能学习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做老师了。
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
自己的心厚道了,对别人的责怪就少了。
如果自己的心厚道了,对别人的责怪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