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的内容主要出自《资治通鉴·汉纪》,原文为: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一、劝学背景
吕蒙是东吴名将,但因长期征战未重视文化学习,被鲁肃称为“吴下阿蒙”。孙权为改变其状况,以巩固政权和提升个人素养为目的,亲自劝学。
二、劝学内容解析
开篇劝诫 孙权指出吕蒙现在身居要职,必须学习:“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以责任感和紧迫性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针对推脱的回应
吕蒙以“军中多务”为由拒绝,孙权采用迂回策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既不直接指责,又以自身为例说明学习对处理政务的必要性。
以身作则的激励
孙权坦承自己常读书的习惯,并强调“自以为大有所益”,通过现身说法增强说服力。
结果与反响
吕蒙开始学习后,军事实力显著提升。鲁肃来访时,对其才略的蜕变惊叹不已,双方结为朋友。
三、核心主题
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吕蒙通过学习弥补了先天不足,成为东吴名将。 劝学策略
自我突破的精神:吕蒙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体现了知错能改、积极进取的品质。
四、文学特色
对话式叙事:通过孙权与吕蒙的对话,展现三国时期权谋与教育的结合。
语言简洁:如“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成为千古名喻,体现文言文的凝练之美。
此篇不仅是一则励志故事,更蕴含了孙权作为政治家对人才培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