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干红价格较低的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原因:
一、市场存在大量假货
非原瓶原装进口普遍 多数低价进口干红实际为酒液进口(即大桶酒液在国内灌装),这类产品无法保证品质,甚至可能被勾兑或掺假。
价格异常低廉
若声称是原瓶原装进口,其出厂价通常已接近甚至低于国内零售价(例如出厂价15元/瓶,到岸价可能达40元/瓶),但市场上却以远低于成本价销售,这是假货的典型特征。
二、进口关税政策影响
关税降低
自2017年起,我国对部分进口商品(包括红酒)关税大幅下调,平均税率从17.3%降至7.7%,降低了进口成本。
批量采购优势
商超等渠道的低价进口红酒常采用批量采购策略,通过降低单位成本来吸引消费者。
三、产品定位与市场需求
餐酒与高端酒的差异
部分低价进口干红为日常餐酒,定位亲民,价格自然低于高端原瓶酒款。
消费升级与认知差异
部分商家利用消费者对进口酒品质的认知偏差,以次充好或虚假宣传降低成本。
四、渠道与营销因素
商超促销策略
超市为清理库存或竞争需要,可能以低价促销进口红酒。
线上渠道乱象
网络平台存在真假混杂现象,部分低价产品可能通过非正规渠道进入市场。
购买建议
警惕超低价: 若价格远低于市场价(如出厂价),需谨慎辨别是否为非原装或假货。 认准正规渠道
学习基本知识:了解不同等级、产地红酒的价格区间,避免被低价吸引而忽视品质。
综上,进口干红便宜的核心问题在于假货泛滥和非原装产品泛滥,消费者需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提升自身鉴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