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艾酒是一种以茴香、苦艾为主要原料,经蒸馏工艺制成的高酒精度酒类,具有以下特征:
一、核心成分与原料
主要原料 苦艾酒以苦艾(学名:*Artemisia absinthium*)为核心成分,同时混合茴香、甜茴香等植物提取物,三者合称“圣三一”。
其他成分
部分产品可能添加植物油、糖分或色素以调整口感和外观。
二、酒液特征
颜色: 原产欧洲的绿苦艾酒呈草绿色,加入冰水后会产生混浊的乳白色悬乳状,这是由于苦艾中的绿原酸与水反应形成不溶性物质。 香气与口感
三、历史与文化背景
起源 苦艾酒最早由18世纪瑞士医生发明,最初用于医疗用途,后逐渐发展为流行饮品。
命名与传播
19世纪法国正式定名为“苦艾酒”(Absinthe),并成为全球性酒类。
社会影响
曾因高酒精含量导致饮用者失明或精神失常,1915年成为禁酒运动目标,间接推动了茴香酒的发明。
四、分类与品种
传统绿苦艾酒:
含天然植物色素,保留草药风味。
人工着色品种:
通过添加焦糖、色素等人工色素调配,无草药味道,被称为“Verte”。
地理标志:
法国马赛产的茴香酒(Pastis de Marseille)是典型代表,采用传统配方酿造。
五、饮用方式
传统饮用时需加冰水、方糖,用专用调匙搅拌,可调节甜度和浓度。现代则常作为基酒用于鸡尾酒调制,如马提尼、Sazerac等。
六、争议与现状
部分国家(如中国台湾)禁止销售含侧柏酮的苦艾酒,因其可能引发幻觉或酒精中毒。全球范围内,茴香酒已逐渐取代苦艾酒成为普罗旺斯地区最受欢迎的利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