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现象,其起源可追溯至19世纪中叶,但现代意义上的留学体系则始于19世纪末。以下是详细梳理:
一、早期留学雏形(19世纪中叶)
容闳的开创性贡献 1872年,中国近代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容闳被选派为“留美幼童计划”成员,该计划共派遣120名幼童赴美学习,标志着中国官方留学活动的开端。
洋务运动的影响
19世纪60-90年代,清朝在洋务运动期间开始派遣留学生,旨在学习西方科技与文化,以强化国家实力。
二、现代留学体系的形成(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庚子赔款与留学热潮
1908年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后,中国掀起了第二次留学热潮,每年派遣约100名留学生赴美,清华留美预备校(清华学堂前身)应运而生。
留学目的的演变
早期以学习西方技术为主,后期逐渐转向学术研究,培养外交和专业技术人才。
三、留学的发展与扩展(20世纪)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加速
欧美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扩大了留学交流,中国留学生数量显著增加。
新中国成立后的留学潮
1978年改革开放后,留学成为普及化趋势,至2007年超1200万中国学生出国留学。
四、早期留学的特点
规模较小: 如1872年仅120名幼童,20世纪初年每年约100人。 官方主导
目的单一:以学习西方技术为主,学术交流为辅。
综上,留学作为现代教育现象的起源可追溯至19世纪中叶,但现代留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则始于19世纪末,经历了从官派到民间、从技术学习到学术研究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