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是指在母国以外长期学习的学生,其定义和特征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定义
留学生是指在境外(如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大学、学院或研究机构接受教育的学生,学习时间通常超过1年,并持有有效学生签证。他们可能攻读本科、硕士、博士等学位,或参加短期培训项目。
二、核心特征
学习时间要求 需满足1年以上的境外学习记录,通常以出入境记录或学籍证明作为判定依据。
签证与身份
需办理学生签证,并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以应对学习生活。
费用承担
需自行承担学费、生活费等费用,部分国家或项目可能提供奖学金或助学金。
三、历史演变
起源: 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唐朝,日本遣唐使回国后留下的"留学生"是最早记录。 现代含义
四、主要目的
学术追求:获得更高教育质量、专业技能或博士学位。
职业发展:通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提升竞争力。
文化体验:探索不同文化、生活方式及语言环境。
五、现状与趋势
根据教育部数据,中国留学生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15年底累计达404.21万人,回国发展比例超79.87%。留学已从少数富人专属变为大众化选择,覆盖不同社会阶层。
注:短期交流项目(如交换生、短期课程)通常不归类为留学生,需根据具体学习时长和签证类型判断。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