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圈的黑话是留学生群体中形成的特殊语言现象,主要包含学术、生活、社交等领域的缩写和隐喻。以下是常见的留学圈黑话分类及解释:
一、学术相关黑话
25 Fall / XX Fall 指2025年秋季入学对应的年份,其中"Fall"是北美教育体系的常见学年划分。
DIY / 半DIY
- DIY:完全自主完成留学申请流程
- 半DIY:部分依赖中介或咨询。
Defer
早申阶段录取结果,介于录取与拒绝之间,通常被延迟到常规申请阶段。
WL (Waiting List)
常规录取阶段的候补名单,进入后需等待录取通知。
GPA
学术成绩标准,采用4.0或5.0制,A=4.0,常用于评估申请者学术能力。
二、生活状态黑话
老鼠人
形容留学生熬夜生活,如刷抖音、打游戏至凌晨,被戏称为“宅家老鼠”。
全聚德
被所有申请的大学拒绝时的调侃说法,源自烤鸭连锁店名。
大葱
谐音"Congrats",用于祝贺收到录取通知。
卧佛寺
影喻申请成功后"如卧佛得佑",常在获得offer时互相祝福。
三、社交互动黑话
翠鹿/翠菊
- 翡翠鹿:象征录取("脆录")
- 翡翠菊:象征拒绝("脆拒")。
QAQ
表示"别急,慢慢来",常用于安慰焦虑的留学生。
内卷
影喻过度竞争的学习状态,如论文截止日期临近时的焦虑。
四、其他高频词汇
Bar: 指录取门槛,如"我的Bar太高了"表示背景不足。 RL
UCAS/CA:分别指英国本科申请系统(UCAS)和美国申请系统。
这些黑话通过谐音、隐喻等方式形成独特文化符号,帮助留学生群体建立身份认同。掌握这些词汇有助于更快融入校园生活,但需注意部分词汇可能带有调侃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