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中介画大饼的行为是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核心动机和手段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核心动机
业绩压力与费用提成 许多中介顾问受限于业绩考核指标,需通过夸大宣传提升学生信心以促成签约,同时通过二次收费项目获取更高佣金。例如,签约后减少沟通频率、以学校要求提高申请标准等手段,既维持了学生对中介的依赖,又为后续收费创造条件。
市场竞争与客户获取
在竞争激烈的留学市场中,中介需通过“画大饼”快速吸引学生和家长,尤其是面对犹豫不决的潜在客户。这种宣传策略能在短期内提升机构知名度,但长期来看可能损害口碑。
二、主要手段
过度承诺与虚假宣传
顾问常宣称能申请名校(如加拿大前5名、美国藤校),或保证录取率,但这些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例如,加拿大留学中介可能通过保守的录取方案确保签约通过率,而美国中介则可能夸大名校案例的适用性。
PUA式心理操控
部分中介通过贬低学生背景、制造“申请难度”等话术,迫使学生接受不合理建议。例如,推荐昂贵的背景提升项目,或以“形势严峻”为由要求降低申请标准。这种操控手段隐蔽性强,易在学生心理脆弱时发挥作用。
三、潜在风险
费用陷阱: 隐性收费、文书修改加价等问题可能导致学生支付高额费用。 申请失败
信任破裂:一旦发现被“画大饼”,学生与中介的信任关系将彻底崩塌。
四、建议与防范
签约前务必核实:
通过官方渠道确认院校信息,对比多份文书模板,避免盲目接受中介方案。
警惕高收费项目:
明确合同条款,拒绝隐性收费,对“海外师资”“名校案例”等宣传保持审慎态度。
多方比价与咨询:
选择口碑良好的机构,必要时向在校留学生或教育部门咨询。
综上,留学中介画大饼是利益驱动与市场竞争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和家长需通过理性判断与规范操作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