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多多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有关端午节历史故事?

59

关于端午节的历史故事,主要与屈原、曹娥、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相关,以下是主要传说和历史背景的梳理:

一、屈原投汨罗江

背景 :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因主张联齐抗秦遭贵族排挤,被流放至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悲愤投汨罗江自尽。

纪念方式

- 民间划龙舟追赶救捞,后演变为龙舟竞赛。

- 投粽子、雄黄酒以驱鱼害兽,避免鱼虾啃食屈原遗体。

- 源自《史记》《荆楚岁时记》等古籍记载。

二、东汉孝女曹娥寻父

背景:

东汉上虞人曹娥,14岁沿江号哭17天,于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纪念意义:

与屈原并称“端午双贤”,部分地区以曹娥事迹为端午节重要组成部分。

三、伍子胥忌日

背景:

春秋时期伍子胥助吴伐楚,后遭谗言自杀,吴王夫差于五月五日将其遗体投入江中。

纪念习俗:

江南地区以赛龙舟、吃粽子纪念伍子胥,称“龙舟竞渡”源于此。

四、其他传说

白蛇传:

白娘子为报许仙恩情,端午饮雄黄酒现原形,与端午驱邪习俗结合。

黄巢插菖蒲:

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为保护村民,在端午插菖蒲艾草驱邪,形成民间习俗。

五、历史演变

端午节由单一纪念屈原发展为融合忠臣爱国与民间信仰的复合节日。其核心习俗(赛龙舟、吃粽子)仍延续,但地域差异导致其他传说(如伍子胥、曹娥)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