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廉机关建设的六个做法和经验材料,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强化主体责任与机制建设
落实“两个责任”
明确单位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定期报告工作并公示党费收支、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情况。
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定期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建立风险点台账,制定防控措施。通过“六大顽瘴痼疾”专项整治、“两违”及酒驾醉驾检查等活动,实现廉政风险动态管理。
二、深化教育与警示作用
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组织观看《家风不正遗祸患清廉传家惠久远》等警示片,开展“以案为鉴+以案促改”活动,通过案例剖析和心得分享,增强党员干部遵纪守法意识。
融入日常教育体系
将廉政教育纳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清廉读书分享、廉政故事讲述等活动,形成常态化教育机制。
三、完善监督与保障措施
强化日常监督
通过廉政谈话、任职谈话、提醒谈话等方式,对重点人、重点事进行监督。建立廉政档案,实现干部廉政情况动态管理。
建立长效监督机制
结合财务审计、纪检检查等部门资源,对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行为进行专项检查,形成监督合力。
四、文化氛围营造与载体建设
打造清廉文化阵地
在单位设置廉政宣传栏、摆放廉政书籍报刊,利用大屏幕显示屏、网站专栏等传播廉洁理念,营造浓厚清廉文化氛围。
结合业务开展清廉教育
将清廉教育融入财政、审计等业务领域,通过业务培训、案例分析等方式,实现清廉教育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
五、典型示范与激励机制
选树清廉典型
开展“最美党员”“最美基层党务工作者”评选活动,表彰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将清廉建设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存在问题的进行问责。
六、制度保障与动态管理
完善制度体系
制定《党委内部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廉政风险防控制度》等9项规范,形成制度保障。
动态管理机制
定期对廉政档案、责任书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完善制度内容,确保清廉建设持续有效。
以上做法和经验可根据具体机关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关键是通过责任落实、教育警示、监督保障和文化营造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