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戏曲中与"跑龙套"相关的词语,综合搜索结果整理如下:
一、核心戏曲术语
跑龙套 指戏曲中扮演兵卒、侍从等次要角色的群众演员,通常手持旗子或道具,起烘托声势作用。
龙套
舞台群众演员的统称,因穿龙套服饰得名,通常四人为一堂。
压轴戏
戏曲演出的最后一出戏,通常最精彩,现也泛指一场演出的高潮部分。
二、行当与角色
生行:
包括老生、须生、小生、武生等,主要扮演男性角色。
旦行:
包括正旦、青衣、花旦等,主要扮演女性角色。
净行:
即花脸,扮演性格鲜明的人物,如忠臣、反派等。
三、表演特点
亮相:
演员上下场或表演时的静止姿势,用于突出角色情绪和戏剧冲突。
翻斤斗:
戏曲中的翻跟斗动作,常见于武生角色。
花架子:
指表演中过于夸张、缺乏内涵的程式化动作。
四、相关成语与俗语
跑龙套的成语:
原指戏曲角色,后比喻无关紧要的事务,如"跑龙套"、"马前卒"等。
粤语表达:
在粤剧中称"马前卒",体现服务性角色特点。
注:戏曲中的"大轴"指最后一出戏,与"压轴"略有区别。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