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名言,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中秋月夜的诗意表达
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以白露与明月为意象,表达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意境开阔,成为中秋思乡的千古名句。
3.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孤寂的中秋之夜。
二、人生哲理与中秋的关联
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以月起兴,探讨人生与自然的哲理。
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重复出现)——杜甫,反复咏叹中秋之月与思乡之情的矛盾。
3.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晏殊《中秋月》,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三、团圆与思念的交织
1.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以孤独的姿态反衬对团圆的渴望。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成为中秋祝福的代名词。
3. "望中秋,无五日,月还圆"——李洞《中秋月》,以月圆与人事无常形成对比。
四、中秋习俗的延伸
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重复出现)——杜甫,体现中秋与白露时节的关联。
2. "玉兔捣药秋风里,桂子飘香月下时"——佚名,融合中秋传说与自然意象。
注:部分诗句存在重复,如杜甫、王建的《月夜忆舍弟》和《十五夜望月》,因中秋与白露相邻,常被关联引用。建议阅读原诗时结合具体创作背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