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多多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巴金的日和月精彩经典段落摘抄和赏析?

59

巴金的《日》和《月》是两篇以自然现象为载体,抒发现代知识分子追求光明与理想精神的经典散文。以下是精彩段落摘抄及赏析:

一、《日》中的飞蛾扑火

核心段落

>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赏析

巴金以飞蛾扑火为喻,赞颂了为理想牺牲生命的壮烈精神。飞蛾象征对光明(理想)的执着追求,即便明知结局惨烈,仍义无反顾。这种精神与夸父逐日(渴死在旸谷)的典故呼应,体现了“宁死不屈”的信念。

二、《月》中的寒月与姮娥

核心段落

> 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么?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罢,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寒光扑面,仿佛冷气侵入我的身子。

赏析

巴金通过描写寒月引发的孤寂感,隐喻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明月象征永恒与静谧,但在此情境下却成为引发思考的媒介。引用姮娥奔月的神话传说,进一步强化了为理想牺牲个体的主题。

三、两篇散文的共同主题

光明与黑暗的对比:

通过“光和热”(象征理想)与“冷和寂”(象征现实)的对比,突出对理想主义的追求。

牺牲与奉献的精神:飞蛾、夸父、姮娥的意象共同构建了“舍生取义”的价值体系,呼应时代对光明未来的渴望。

时代背景的映射:创作于抗战初期,作品隐含对民族觉醒与抗争的呼唤,飞蛾象征普通人的抗争意志,明月则映射个体在集体命运中的孤独感。

四、艺术特色

象征手法的运用:以自然现象(飞蛾、明月)隐喻人类精神,增强文本的感染力。

语言风格:《日》激昂澎湃,《月》细腻幽静,形成鲜明对比,但情感内核一致。

结构布局:通过“起-承-转-合”的叙事结构,将个体生命体验升华为普遍人类精神。

总结

巴金的《日》与《月》以自然意象为载体,通过飞蛾、夸父、姮娥等符号,展现了20世纪知识分子对光明、理想与牺牲的探索。两篇散文在艺术上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其“生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