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上元竹枝词》【作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生查子·元夕》【作者】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寒食 / 寒食日即事》【作者】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菩萨蛮·七夕》【作者】陈师道
盈盈一水经年见。
《七夕穿针》【作者】柳恽
的?愁睇光,连娟思眉聚。
《小重山·端午》【作者】舒?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壬申七夕》【作者】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一剪梅·中秋元月》【作者】辛弃疾
浑欲乘风问化工。
《凤栖梧·甲辰七夕》【作者】吴文英
高树数声蝉送晚。
《壬申七夕》【作者】李商隐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清明日狸渡道中》【作者】范成大
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端午三首》【作者】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洛桥寒食日作十韵》【作者】白居易
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作者】孟浩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
《同州端午》【作者】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这些诗句涵盖了春节、元宵节、寒食节、端午节、七夕节和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氛围,展现了古代诗人对节日文化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