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礼明德"的名言警句,综合多篇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明礼相关名言
1.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强调礼仪是立身处世的基础。
2.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左传,体现礼与义、利的辩证关系。
3.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提出"五常"伦理规范。
4. "礼之用,和为贵"——孟子,主张以和谐为礼仪的核心价值。
二、明德相关名言
1. "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荀子,说明品德高尚者影响深远。
2.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倡导通过内心修养提升品德。
3. "知耻近乎勇"——孔丘,强调羞耻心是道德自觉的起点。
4. "德必报,怨不仇"——荀子,体现道德报应的观念。
三、综合类名言
1. "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被多次引用为礼仪社会价值的经典论述。
2.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管子》,奠定中国传统道德伦理基础。
3. "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揭示社会现象与道德基础的关联。
这些名言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明礼明德的重要性,既强调礼仪的实践规范,也注重品德的内在修养,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