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代表作
《前出师表》
诸葛亮在公元227年出兵伐魏、克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一篇奏章。文章主要是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洛阳);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全文以四字句行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也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前出师表》是诸葛亮为了劝勉刘禅,表达自己北定中原的决心和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而作。
《后出师表》
与《前出师表》内容大致相同,但部分表述有所不同,主要目的是劝勉刘禅励精图治,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
《诫子书》
这是一封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家书,主要阐述了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
诸葛亮的名言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句话出自《诫子书》,诸葛亮告诫儿子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泊,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实现远大的理想。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自《后出师表》,表达诸葛亮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无私奉献精神,愿意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一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同样出自《诫子书》,强调君子应通过内心的平静和节俭的生活来修养自己的品德。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出自《诫子书》,诸葛亮认为只有勤奋学习和坚定的志向,才能增长才干,实现学问上的成就。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这句话体现了诸葛亮在做事前的深思熟虑,既要看到利益,也要考虑到可能的危害和失败。
“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这句话强调了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从简单的小事做起的,积累起来才能成就大事。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出自《将诫》,诸葛亮告诫人们不要因为自己的才华或地位而骄傲自满,也不要因为受到宠爱而滥用权力。
总结
诸葛亮不仅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文学造诣和发明创造也备受推崇。他的作品和名言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后世学习和效仿的典范。通过这些代表作和名言,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诸葛亮的智慧、忠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