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见之欢”这一成语的出处为明代陈继儒(一说为陆绍珩)所著的《小窗幽记》。该书刊行于天启四年(1624年),收录了多篇关于人生哲理的小品文,其中明确提到了这一表述。
具体出处为:
> 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该句意为:初次见面时的愉悦感受,不如长期相处后不产生厌倦感。这一观点反映了人际交往中,表面赞誉虽能带来短暂愉悦,但真诚相待、共同成长才是长久关系的核心。
补充说明:
1. 该句与“久处不厌”构成对仗,出自《小窗幽记》中关于人际关系的经典论述;
2. 现代网络语境中,该成语常被用于形容初次见面时的美好感觉,但需注意其原义强调的是长期关系的稳定性;
3. 《小窗幽记》另有陆绍珩纂辑版本,但核心思想一致。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