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治家家风
曾国藩 简朴节俭,反对家族积财,主张"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要求子孙自力更生,不依赖父辈财富。
《家训》中强调"为官当以民为本,不可贪图私利"。
曹操
严于家教,禁止家人使用香料等奢侈品,以身作则推行俭朴。
《内戒令》中提出"家人不得熏香、穿香著身",后世以此为廉政教育范例。
吉鸿昌
父亲病逝后立下"做官不许发财"誓言,将瓷碗分发给官兵,一生清廉奉公。
抗日战争中坚决反对投降,壮烈牺牲时年仅39岁。
二、文学家家训
司马光
《训俭示康》中教导子女"俭以立名,侈以自败",培养子女自律意识。
家族子弟以谦恭有礼著称,形成良好社会声誉。
林则徐
对后代留下"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的对联,强调品德胜于财富。
以身作则禁烟,成为民族英雄。
朱熹
父亲去世后,由义父刘子羽和学者胡宪指导,传承家学并开创理学。
科举成绩不佳,但通过自学成为著名理学家。
三、思想家家训
诸葛亮
《诫子书》中主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强调淡泊宁静的修养。
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影响后世。
颜之推
《颜氏家训》提出"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倡导知足自律。
家训被后世儒学传承,成为修身经典。
四、其他典型
傅雷: 在《傅雷家书》中教导儿子"先为人,后成才",培养谦逊严谨品格。 钱穆
这些家风家训不仅体现了个人品德修养,更反映了时代精神。通过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