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典家训名句
《诫伯禽书》 周公旦:“德行宽裕而恭敬待人,必得荣耀;土地广大而克勤克俭,必无危险。”
核心
:谦虚谨慎、勤勉持家的品德。《诲学说》 欧阳修:“玉不琢,不成器。”
核心:
欧阳修:“玉不琢,不成器。”
核心:
强调后天修养与环境塑造的重要性。
《颜氏家训》
颜之推:“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核心: 倡导务实技能与持续学习。《朱子家训》
朱柏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核心: 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诫子书》
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核心: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处世哲学。 二、代表性家风故事孟母三迁
孟母为孟子营造良好学习环境,三次迁居终成大儒。
曾国藩家训
强调“勤以持家”“和以治家”,以身作则的治家理念。
祖昌教孙
通过实践引导孙子兴趣,培养出祖冲之等杰出人才。
陆游《放翁家训》
教导子孙宽厚待人、远离浮躁,保持清廉作风。
包拯家训
严明家规:“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
核心: 廉政教育与家族责任感。 三、其他重要家训 司马迁《命子迁》 “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强调孝道与个人品德的关联。 王阳明家训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
以仁爱为核心价值观。
四、家训的现代意义
这些家训不仅塑造了古代名士的风范,其核心理念如谦逊、节俭、勤奋等,至今仍对个人成长与社会治理具有启示作用。通过传承与创新,家风家训可成为现代家庭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