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成语
朝乾夕惕 源自《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丝毫懈怠,常用于形容工作或学习态度严谨。
发愤忘食
孔子言:“子路不对,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形容专心致志于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强调勤奋程度极高。
孜孜不倦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如“他孳孳不倦地钻研技术,最终成为行业翘楚”。
二、扩展成语
悬梁刺股
讲述苏秦用锥子刺大腿保持清醒读书的故事,现比喻刻苦学习。
凿壁偷光
匡衡凿穿墙壁借烛光读书,体现贫寒中求知的毅力。
韦编三绝
指孔子读《易经》时反复翻阅,皮绳断了三次,形容勤奋读书。
三、近义词辨析
专心致志: 侧重注意力集中,如“他全神贯注地解题”。 持之以恒
不屈不挠:多用于形容面对困难不屈服,如“科研工作者不屈不挠”。
四、使用建议
语境选择:描述长期勤奋可用“孜孜不倦”“发愤忘食”;强调态度严谨可用“朝乾夕惕”;突出毅力则选“锲而不舍”。
避免混淆:如“废寝忘食”与“夙兴夜寐”都形容勤奋,但前者侧重专注,后者强调时间上的早起晚睡。
以上成语均出自经典文献,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选择最贴切的表述。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