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语》十则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学习后及时复习,不也很愉快吗?)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访,不也很快乐吗?)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复习旧知识能获得新理解,可以当老师了。)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会危险。)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个人同行,必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人应该以仁为己任,不亦重大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黄金法则)(自己不愿接受的事物,不要强加给别人。)
二、《孟子·告子下》
鱼我所欲也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生取义;生命虽好,但道义更重要。)
三、《岳阳楼记》(节选)
衔远山,吞长江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描绘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展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
四、《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表达对后主刘禅的忠诚与北伐的紧迫性。)
五、《爱莲说》
出淤泥而不染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以莲花喻高洁品格,倡导“中庸之道”。)
六、《陋室铭》
惟吾德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陋室自居,彰显品德修养的重要性。)
七、《邹忌讽齐王纳谏》
王命急宣,朝发白帝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通过邹忌自比,讽谏齐王广开言路。)
八、《论语·泰伯》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强调士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感。)
诵读建议:
可结合注释理解句意,分主题记忆(如《论语》侧重哲理,《孟子》强调仁义),并尝试背诵段落。中考时注意篇目顺序与字音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