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多多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叶公好龙

59

“叶公好龙,口是心非”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不一致、虚伪不真诚的状态。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核心含义

字面与引申含义

- 字面:

指嘴里说喜欢某事物,但心里实际并非如此,常伴随虚伪表现。 - 引申:可扩展为表里不一、虚伪做作,常用于批评言行矛盾的人。

结构解析

- “口是”:

表面说好话、表示赞同;

- “心非”:内心另有想法,甚至相反。

二、典故来源

该成语出自汉代桓谭的《新论·辨惑》:“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虽寸断支解,而道犹不出也。” 另一常见版本关联《新序·杂事五》,讲述叶公(沈诸梁)虽家中到处装饰龙形物品,但见到真龙时却惊恐逃窜,暴露其虚伪本质。

三、用法与示例

贬义语境:多用于批评虚伪伪善的人,如“他平时说话温和,但关键时刻总口是心非。”

中性表达:也可用于客观描述言行矛盾,如“她最近工作忙碌,偶尔会口是心非。”

四、相关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虚伪、伪善、口蜜腹剑;

反义词: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五、成语寓意

通过叶公的荒诞行为,成语讽刺了那些仅停留在表面、缺乏真诚的态度,提醒人们应追求言行相符的真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