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小学阶段常学习的作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纪念屈原类
1.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3. 《竞渡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煽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二、端午习俗类
1. 《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2. 《浣溪沙·端午》(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3. 《七律·端午》(宋·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三、端午活动类
1. 《竞渡歌》(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2. 《端午感兴》(宋·文天祥)
"当年端午卧龙岗,铜鼓中宵隐地雷。独向蛮村坐呜呃,不随车马过相催。"(虽未直接写端午,但以龙舟竞渡为背景)
四、其他经典篇目
《五丝》(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七律·端午》(宋·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煽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以上诗篇均围绕端午节的核心元素:纪念屈原、龙舟竞渡、端午习俗等展开,适合小学阶段学生诵读与学习。建议结合注释和背景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