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思念父母的诗句,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传统悼亡诗
1. 《寒食上冢》杨万里
迴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2. 《寒食野望吟》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3. 《清明节》(杜牧)
人在清明远故土,巴陵湘水共凄楚。天公有泪满瑶池,化作飘飘万里雨。
二、现代创作诗
1. 《清明祭母》顾疾
清明时拜新坟,慈母安息儿断魂。双亲归鹤去,阴阳两界各离分。恩威并重严家训,苦同尝益孙。
2. 《清明抒怀》(佚名)
遥望家乡有墓田,无从祭扫泪潸然。心随鸿雁飞蝴蝶,泪染关山化杜鹃。垂老思亲留网上,还童念旧坐屏前。人生坎坷须精进,晚照余辉慰九泉。
3. 《七律·清明祭父母》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三、经典名句摘录
"子规啼血猿哀鸣,春草青青日已暮"(杜鹃啼血,哀思无尽)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豁达悼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为中秋,但常被借喻清明思念)[苏轼]
注:部分诗句存在多个作者同名现象,如《清明祭》为高翥和顾疾所作,均表达类似情感。建议结合具体创作背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