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失信不立”的完整表述,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核心原句 “君命无贰,失信不立”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原文为:
> 君命无贰,失信不立。 意思是:国君的命令必须一以贯之,失去信用就无法立足于世。
相关补充
该句后接两句:
> 礼无加货,事无二成。 意为:礼节上不应多收财物,公事私事都应言行一致。 但此补充并非独立三句,而是原文中“失信不立”的后续论述。
其他常见误解
- 《左传》中与“失信”相关的另一句是:“失信于人,则无立锥之地。”(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
- 还有:“失信无人,利国家何益?”(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但这两句并非“失信不立”的组成部分。
总结:
“失信不立”作为独立表述的核心句子,其完整表述应为“君命无贰,失信不立”,强调信用在个人立身处世中的根本作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