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类简史》摘抄
认知革命与虚构叙事
"拥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600万年前,智人通过虚构事物(如神、国家)实现群体协作,但往往忽视责任与道德边界。 "讨论虚构的事物正是智人语言最独特的功能",从认知革命开始,智人便通过神话、法律等构建双重现实体系。
农业革命的双面性
"农业革命的本质:让更多的人以更糟的状况活下去"——尽管农业使人口增长,但多数人仍面临贫困与疾病。 "历史只告诉了我们极少数的人在做些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揭示历史记载的局限性。
二、《今日简史》摘抄
心智痛苦的根源
"最深层的痛苦往往来自自身心智:焦虑、迷茫、恐惧"——信息爆炸时代,清晰认知比信息量更重要。 "自由主义幻灭后,地方怀旧幻想填补了思想空缺,但未能解决生态崩溃等根本问题"——传统自由主义依赖经济增长,却忽视可持续发展。
科技与生态危机
"经济增长与生态破坏正相关:技术进步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恐慌源于傲慢,困惑才是谦逊的开始"——面对全球性挑战,需超越单一的危机认知。
三、《未来简史》摘抄
政治性饥荒的隐喻
"未来不再有自然饥荒,只有政治造成的饥荒"——资源分配不均成为核心问题。 "营养不良人口高达8.5亿,而超重人口超21亿,健康危机已超越饥饿"——凸显全球性健康困境的复杂性。
人类升级的悖论
"历史知识若不改变行为,则失去意义;若改变行为,则知识过时"——知识与行动的辩证关系。 "我们可能将目标转向'化身为神':追求长生不死、幸福快乐,甚至超越人类局限"——探讨科技与人文价值观的冲突。
这些摘抄涵盖各书对人类发展、社会问题及未来趋势的深刻洞察,可作为理解人类文明演进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