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节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写春节时燃放爆竹、换桃符的习俗*。
二、元宵节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通过花灯、游园等意象表现元宵节热闹场景*。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以夸张手法描绘元宵节灯火辉煌、游人如织的盛况*。
三、清明节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通过细雨、杏花等意象渲染清明扫墓的哀思*。
《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以清明时节的自然景物和游子情绪结合,展现节日氛围*。
四、端午节
《端午》- 文秀
艾叶香飘满院庭,菖蒲酒暖话升平。 旧俗方储药饵饵,新知已觉岁时轻。 *体现端午挂艾叶、饮菖蒲等传统习俗*。
《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结合汨罗江、龙舟竞渡等元素,表达端午追思与民俗结合的主题*。
五、七夕节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以牛郎织女传说为背景,展现七夕乞巧的民俗活动*。
六、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通过登高、插茱萸等行为,表达重阳节思亲的主题*。
七、中秋节
《中秋月》-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以中秋明月为意象,抒发现代人对节日的感悟*。
八、寒食节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通过寒食禁火、宫中传烛等细节,展现节日特殊氛围*。
以上诗句均围绕中国传统节日展开,涵盖习俗、景物与情感表达,可作为节日文化学习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