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一句话来告诫我们要虚心好学。该句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原文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解释:
敏:指天资聪慧;
好学:指热爱学习;
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或学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背景:
子贡问孔子:“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句话强调了谦虚好学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文雅不仅在于知识渊博,更在于虚心求教的态度。 相关名言补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述而》,强调随时随地向他人学习,择善而从,不善而改。- 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为政》,指通过复习旧知识获得新理解。这些名言共同体现了孔子倡导的谦虚好学精神,主张通过不断学习与自我反省实现个人修养的提升。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