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歇后语,综合相关搜索结果,可以总结如下:
一、核心出处
该歇后语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原文为:
> 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二、故事背景
周瑜为实施火攻曹操的计划,已做好船只连营、黄盖诈降等准备,但当时正值冬季,曹操水军驻守北岸,而东吴军队位于南岸,面临西北风,火攻无法实施。诸葛亮通过观测天象,预测到三天后东南风将起,便装作神术借风,助周瑜成功实施火攻。
三、歇后语含义
字面含义:
比喻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完成,仅缺少最后一个关键条件。
引申含义:
常用于形容事情接近成功时,因突发因素而受阻的困境,如考试前夜突击复习却临时有事等。
四、相关歇后语扩展
周瑜谋荆州:比喻费力无功,结果反受损失(如“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打黄盖:形容双方自愿接受不利条件,常用于形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局面。
五、文化影响
该歇后语因《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成为汉语中常用的比喻,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对语言文化的深远影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