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膝卑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ēi gōng qū xī,指通过弯腰下跪的肢体动作来表达极度的谦卑或讨好态度,通常带有贬义色彩,用于形容缺乏骨气、谄媚奉承的行为。
具体解析:
字面含义 - 卑躬:
指低头弯腰的动作,常与“屈膝”(下跪)结合使用,强调身体语言的屈服与顺从。 - 屈膝:直接指下跪动作,强化了屈服与讨好的程度。
引申含义 该成语常被引申为在权势或压力下,通过极端谦卑姿态讨好他人,甚至牺牲原则与尊严。例如:
> 他在权贵面前总是屈膝卑躬,毫无原则。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政治场景中的阿谀奉承,如官场腐败、权臣专权等。例如:
> 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近反义词
- 近义词: 阿谀奉承、奴颜婢膝、低头折节、卑躬屈节。 - 反义词
语法功能
可作谓语、定语、状语,例如:
> 他 屈膝卑躬地接受奖赏。
综上,“屈膝卑躬”通过肢体语言的夸张表达,揭示了权力关系中个体道德的异化,是汉语成语中典型的负面形象刻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