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EEID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的自我陈述报告,以下是撰写建议和结构框架,供参考:
一、核心内容结构
学习经历与成绩 - 概述高中三年学习态度与方法,如独立思考、科学学习策略等。
- 列举学科优势与特色(如数学竞赛获奖、语言类特长等)。
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
- 阐述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品德表现。
- 参与公益活动、社会实践的经历及收获。
社会实践与团队协作
- 组织或参与班级活动、社团项目的情况。
- 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及解决冲突的经历。
特长爱好与个性发展
- 介绍艺术、体育、科技等特长及培养过程。
- 如何平衡学习与兴趣爱好。
生涯规划与展望
- 短期学习目标与计划。
- 长期职业理想及实现路径。
二、写作要点
个性化与真实性
- 结合自身经历,避免模板化。例如:“高中三年,我通过参与数学建模竞赛提升逻辑思维,同时组织班级环保活动增强责任感”。
- 用具体事例支撑观点,如:“在筹备校运会时,我协调各方资源,锻炼了组织能力”。
语言表达与格式规范
- 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简要介绍高中三年概况,中间分点论述,结尾总结成长与展望。
- 注意语句通顺、用词准确,避免口语化表达。
突出亮点与成长轨迹
- 突出关键成就,如获奖证书、竞赛奖项等。
- 展现成长弧线,例如从学科薄弱到突破的过程。
三、注意事项
篇幅控制: 高中阶段自我陈述通常为800-1000字,需精简表达。 避免套话
反复修改:建议撰写初稿后,请老师或同学提供反馈,优化语言和内容。
通过以上结构与要点,可系统梳理高中三年表现,展现全面发展的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