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知之明的古言名句,综合多篇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经典名言
"自知者明,自胜者雄"
老子《道德经》开篇即道,强调了解自身与战胜自我同等重要,被后世称为"自知之明"的源头。
"人贵有自知之明"
韩愈《复忘赋》提出,自知是智慧的体现,能让人扬长避短,成就事业。
"知而自以为不知,百祸之宗也"
《吕氏春秋》警示,盲目自满是灾祸的根源,需通过自知规避风险。
二、哲理格言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
道家思想认为事物发展到极致会走向反面,提醒人保持谦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以自然现象比喻人需不断运动才能保持活力,暗含自我更新需自知其需的哲理。
三、实践智慧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以动物比喻人,强调及时反省错误仍可避免更大损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论语》补充道,了解他人是智慧,而认识自己才是真正的明达。
这些名句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自知之明的重要性,既有理论高度,也蕴含实践智慧,共同构成中华文化中关于自我认知的哲学体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